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遇到来自国内外的教育市场化的挑战。其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产业化浪潮的冲击。由于教育作为服务业而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构架,知识提供变成了一种新的商业交易,这种情况几乎不可逆转。其二是国内那种“以教育产业拉动内需、以教育收费促进国民消费”的“教育产业化”(也是以教育属于第三产业而应加快发展的理念为背景的),使学校建制正从公立教育垄断概念转向教育市场概念。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发展的悖论之中,既要融入国际教育市场,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在经济统计上从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又要维持其公益性。
教育制度本是一种国家制度,需要满足国家利益和社会期望。但是,在我国,这一使命在高校中似乎并不那么清晰。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诸多挑战面前应接不暇:尽管高校扩大招生,却未能培养出足够的高质量人才;尽管大学之间频频兼并,却未能建设出一流水平的高校;在很多高校以及相关的校外教育中出现了唯利是图的问题,反映在师德和学风等方面,即教育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难以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目标下的产业升级之需。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种不够清晰的教育规划理念和错误做法,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逐渐凸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建立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大学是创新系统的重要部分,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发展单一因素,例如重奖个别人才、重点投资于少数大学等做法,转而关注营造有利于知识流通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我国的教育资金和资源都有限,工业的知识基础薄弱,从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出发,大力促进知识流动应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策略,其次才是加大资金投入、吸引国际一流学者、提供土地和建筑空间等等。在我国,很多情况下,那种在高校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不足而且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兼并,争夺资源和圈地为牢,恰恰是给知识流动设置了更多的人为障碍,是与创新系统的建设背道而驰的。
国际经验表明,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所有的产业部门都获得国际竞争的成功,而只能在本国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而从要素提供来看,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取决于与该产业相关的专业的水平,以及产学结合的程度,也就是说,关键在于本地专有要素的培养。因此,为了促进专业化人力资源的形成以及满足企业研发的外部化,最重要的是发展世界一流的有特色的专业。
几年来,“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声音如雷贯耳。但是,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往往停留在个人“岗位责任书”的保证或者校园建设的景观上。其实,某些评估机构基于对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科研发表论文数等同一标准,对全国各个大学、各个专业所进行的评价,并不能真正反映大学及其特色专业对于国家竞争力的贡献。那种追求学生人数、硕士博士点数和重点学科数等做法,是不可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专业的。
因此,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求出发,要建设我国产业升级所要求的世界一流的专业,而不是笼统地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办高等教育必须“精、专、特”,要结合提高国家竞争力所需要的产业知识基础和创新平台建设,而不是无的放矢地从教育供给出发。对于地方大学来说,更应密切联系本地产业发展的专业性知识需求,而不应盲目发展综合性大学。这样,可以有效抑制一些高校盲目发展弱势的专业、分散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问题倾向。
教育是一项影响千秋万代的远大事业。从整体来说,知识转化为资本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那种仅仅“以教育产业拉动内需、以教育收费促进国民消费”的短视行为应该终止了。那种在大学之间以及学科之间为争夺国家的教育资源而恶性竞争的状态必须得到根本扭转。(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上一篇:2024-2029年中国数字教育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下一篇:2024年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